數字農業,智慧耕種
數字農業,智慧耕種
人類最原始的耕種稼穡,至今已匆匆過去了一萬余年。伴隨著5G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的規?;瘧?,今天的農業,正經歷萬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巨變。
這些數字化手段從耕種開始,滲透到農業的收儲、加工等每個環節。
數字“新農具”,耕出“智慧田”
每年“驚蟄”之后, 土地上開始奏響春耕“交響曲”。但與眾人忙碌的景象不同,新農業基地上卻是“寥寥數人”,一雙看不見的“數字之手”,正悄然為人們展現數字化耕種的“魔力”,不出數月,這片黑油油的黑土地就會變身千畝錦繡良田。
把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,正是“新農具”——智慧農場的魅力。
智慧農場、智慧農業新體驗,可物聯“耕、種、管、收”各環節,在田野里全流程數字化種植管理,農業生產開始從“靠經驗”走向“靠數據”、一人管理千畝田、動動手指,呈現了指尖高效耕耘新氣象!
數字信息化導航
除了新農具,田間這信息大王,可記錄田間生產所需大數據,除了天氣預報,還可監測土壤酸堿度及水流灌溉情況,病蟲害等數據,真是貼心守護的現代化農業專家。
數字化、智慧化,為傳統而古老的農業,添加了一抹絢爛而神奇的顏色。作為對2021年中央1號文件,以及“十四五”規劃重要部署的響應,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中的應用正日益深入。到2025年,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1.26萬億元,占據我國農業增加值的15%
數據顯示,通過數字化、智慧化的應用,促使農產品的優質率提升了71.17%。